七一时评|“官+”杂谈
时间:2023-03-13 作者:佚名 来源:七一网
“以史为鉴,可以知兴替。”在中国两千多年封建历史里,83个王朝兴衰更替,559位帝王相继登场。总结前人得失不难发现,往往整饬吏治则盛,荒废吏治则衰,可以说,一部中国古代史就是一部吏治史。
“治吏”通俗讲就是管理官员,不同朝代都会设置诸如御史大夫这类官职以“制临百司,纠绳不法”。治吏既是一门科学,也是一门艺术。古人对此研究著述繁多,仅从汉字“管”中就可窥其一二。
“管”,形声字,小篆从竹,官声,隶变后楷书写作“琯”或“管”。作为动词时一般表示管理、管教。
“王”立于“官”旁。不难看出其意在于说明古代官员手中的权力来源于王(皇)权。在古代,为使权力来源合法化,往往会大肆宣扬君权天授,“受命于天,既寿永昌”即是这个道理。“自证不如他证”,自说自话人家不一定相信,那就用儒生、道士、僧人之口说出就好了。但封建社会官员权力的来源实质并没有改变。
封建社会是这样,那么现代中国权力来源又是什么呢?“王”又代表什么?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以实现人民当家作主为己任,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断为美好生活而奋斗。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,标志着中国政治实现了向人民民主的伟大跨越,开辟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历史新纪元。“五四宪法”“七五宪法”“七八宪法”“八二宪法”也都明确规定,“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”。党员干部手中的权力姓公不姓私,只能用来为党分忧、为国干事、为民谋利,它来源于人民,自然也必须服务于人民,并自觉接受党和人民的监督,自觉把为人民服务贯穿于行使权力的全过程和各方面。
“⺮”悬于“官”上。偏旁为“⺮”的汉字大多与竹有关,此处可理解为竹简,引申为法律法规、规章制度。“国无法不立,人无法不安”,党纪国法是管党治国的定海神针,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纪法保障。“⺮”高悬于“官”上,即表明纪法规矩是官员头上的“悬顶之剑”,时刻警示着广大党员干部要知敬畏、存戒惧、守底线。
“⺮”还与鞭笞有关,隋有五刑,沿用至清。五刑(笞、杖、徒、流、死)之中,“笞”是最轻的处罚,指用小荆条或小竹板敲打臀、腿或背的刑罚。我们常讲要让“红红脸、出出汗”成为常态,让党纪轻处分、组织调整成为违纪处理的大多数也是这个道理。“禁微则易,救末者难”,不是说要降低处罚标准,而是要将惩戒靠前,治病于未发,及时拯救误入歧途的干部,使其迷途知返。这何尝不是一种人文关怀?
此外,“⺮”还有管乐之意,“丝不如竹,竹不如肉”。书本上的纪法条款逻辑严密、用词精准,但枯燥乏味、晦涩难懂,不利于传播。“⺮”就如同两个喇叭一样,高悬“官”顶。一个常念紧箍咒,普纪普法教育广大党员干部知底线、明红线、懂规矩、守纪律;一个常敲警世钟,以案示警、以案明纪,帮助广大党员干部举一反三,防微杜渐,避免其身陷囹圄。
有意思的是,如果我们将“⺮”换作“艹”,则意义大相径庭。虽然在现代科学中,竹子也是草本植物,但古人或许并不这样认为。草总是柔弱的,如果在法律法规、规章制度的执行上失之于宽、失之于软,那么后果则不堪设想。古人可能也是意识到这点,所以才有了“草菅人命”这个成语。
类似的字还有很多,比如“官+木”,棺材的棺。《三国演义》中诸葛亮骂死王朗有一句就很经典——“庙堂之上,朽木为官”。试想一名官员在任,不造福一方干实事,只知躺平,还真不如放个木头在位上,至少它不会瞎指挥。这类官员的结局往往事业遭遇“滑铁卢”,人生仿佛“躺板板”。还如“官+辶”,逭(huàn),是逃的意思。广大党员干部必须要有担当意识,遇事不推诿、不退避,面对歪风邪气,敢于亮剑、坚决斗争,面对急难险重任务,豁得出来、顶得上去,绝不搞逃避责任、明哲保身那一套。随着全面从严治党持续向纵深推进,澄沙汰砾大势所趋,所谓的“太平官”“逍遥官”必将难以遁形,失职追责必然会罪实难逭。
“为政之要,莫先于用人。”政治路线确定后,干部就是决定因素,党要管党、全面从严治党,管好干部、从严治吏就成为了关键。在从严治吏上,我们可以更加持续深入地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和力量。
(作者单位系重庆市梁平区纪委监委宣传部)
原文链接:https://www.12371.gov.cn/Item/622533.aspx
[免责声明]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,仅供学习交流使用,不构成商业目的。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涉及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它问题,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,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。
上一篇:邓劲辉专栏|我在三月,想母亲
最新信息
- 2023-03-13省检察院部署开展违规异地执...
- 2023-03-13川陕秦巴山区生态与文化检察...
- 2023-03-13“保护知识产权 共促川酒发...
- 2023-03-13省检察院领导班子走访看望检...
- 2023-03-13山西省检察院召开全省检察机...
- 2023-03-13省检察院举办“超智融合驱动...
- 2023-03-13山西省检察院召开全省检察机...
- 2023-03-13内蒙古自治区检察机关202...